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22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夏天笔记本过热的处理方法

[复制链接]
17229 18
笔记本由于“高性能”和“便携性”这两个较难调和的层面造面内部空间狭小,散热一直以来都是笔记本设计的技术关键。让笔记本尽量少地产生热量或者让笔记本产生的热量及时有效地散发传导出去,是我们使用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人手感觉不到的温度在25℃左右;有温度的感觉了在35℃度左右;温温的,也就是挺暖和的感觉应该在45℃左右,而这个温度应该说是笔记本电脑的正常工作温度,能带来最稳定的工作状态,如果人感觉到热但还可以连续接触,这时温度应该在55℃左右,我们这时就应该考虑到散热问题了;因为笔记本外部的温度是55℃左右,那么内部元器件的温度应该不会少于65℃了。而CPU温度一旦超过了75℃而又长时间工作,轻则死机,重则报废。所以强烈建议,在你操作过一段时间笔记本电脑后,要摸摸电脑的键盘和底部,来判断一下这个温度。当然大家也可以用一些检测温度的软件来实现这个功能。   

       笔记本的热量主要来自CPU、显卡芯片、硬盘、主板芯片组,特别是集成有显示芯片的北桥、南桥、电源电路等,其中CPU是最大的热量来源,笔记本中1/3的热量都是它散发出来的。因此,温度太高对上述部件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常常会造成显卡,南桥虚焊,而倒至显卡南桥损坏,还有一些AMD  CPU平台的主板,由于过热,造成CPU座的虚焊,以至于无法修复。

第一招:CPU风扇的散热    CPU的热量直接作用在CPU的导热铜片上(有的是铝的),所以要注意你的导热片上的排气孔有没有堵,要是堵了就要急时清理,以至于内部的热量可以急时排出!

第二招:散热器散热  利用散热器散热是比较传统的散热方式了,它主要应用在CPU散热上,如同台式机一样,它也是先将CPU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铝块上,然后通过散热风扇吹出的强制对流把散热铝块上的热量带走。不过不同于台式机的是,笔记本的散热器除了包括散热块和散热风扇外,还添加了散热导管。   

1、散热风扇   笔记本散热风扇也不同于台式机,它采用的是辐射型风扇。这种风扇的优点是占用体积小,符合笔记本的要求,另外它没有涡流,方向性较强,而且它不像台式机那样是对着CPU吹的,所以也就不会发生像台式机那样将排出的热量又吹到其它元件上。   

2、散热板   散热板如同台式机附在CPU上的散热铝块一样,它们的作用都是将CPU上的热量导出来。不过笔记本的散热板要比台式机的散热铝块薄得多,这是因为考虑到笔记本的设计,除了在CPU上有一块散热板外,在主板上边也有一块散热板。   

3、散热导管   散热导管是比较新型的散热方法,最初是由IBM引进到笔记本电脑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散热管的一端紧贴CPU,另一端却远离CPU。贴近CPU的那一端液体受到CPU高温而沸腾,然后蒸发到散热管的另一端,同时热量也被带去,待液体冷却以后再流回去。如此反复,热量就被从CPU上带走。   

这三种散热方式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了笔记本散热器散热方法,先由散热导管将CPU上的热量带到散热板上,然后再由散热风扇吹出的强制对流把散热板上的热量带到笔记本体外,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评论 18

chfx062915  V3+  发表于 2009-6-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楼主
51201314  V3+  发表于 2009-6-1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个散热坐就行
shy-0512  V3+  发表于 2009-6-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详细楼主幸苦啦
lj198496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6-26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天气热的让人发晕,吃点冰块解解暑
fm_19870214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09-6-2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过…
fjay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6-27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THINKPAD的正常使用温度是多少呀?
lj198496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7-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冰箱了就好了,哈哈
zhangeddie_07  V3+  发表于 2009-7-3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LZ辛苦了!!!!
丢了3个id了  V3+  发表于 2009-7-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1

粉丝

151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4-4-29 06:29 , Processed in 0.0720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